中國消費者報報道(記者張文章)“外輪船長為報救命之恩,決定將原本出口歐洲賣幾千元的首飾三件套直接送”“外賣小哥拒收5000萬元酬金,王首富深受震撼,決定給刷到視頻的朋友們每人贈送一條黃金麻花項鏈”……近期,多段短視頻精心編造恩情、親情、愛國情故事在網絡上傳播,利用網友情感共鳴,低價推銷“高檔真絲衫”“高端翡翠”“金古巴項鏈”等產品。近日,《中國消費者報》記者對此進行了深入調查。
獲救船長兜售報恩產品
3月12日,記者刷到賬號“優(yōu)選服務 商家推薦”發(fā)布的視頻稱,一艘外國貨輪在我國海域發(fā)生傾斜,我方全力救援,船員平安上岸。為報答救命之恩,船長決定將這批原本出口歐洲賣上千元的高檔真絲POLO長袖一折處理,全部99元2件。記者點擊“立即搶購”進入“澤蓓百貨”頁面,上面寫有“買貴包退 假一賠十”,并無“真絲”字樣表述,頁面標示企業(yè)是上海澤蓓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再次點擊后跳轉至“蓓易購”網店,該網店產品宣稱“正品高檔商務POLO衫”,秒殺價99元2件。記者根據提示點擊進入服務號“省樂拼嚴選”,該服務號經營主體為臻初商務咨詢(上海)有限公司。點擊購買后,發(fā)現(xiàn)收費商戶為蘭州新區(qū)長亭晚百貨商行(個體工商戶),在“省樂拼值購”小程序可查詢訂單信息。
在賬號“POLO衫2”發(fā)布的報恩船長視頻中,視頻畫面標注“高檔桑蠶絲POLO衫”,同樣鏈接至“蓓易購”網店。企查查數據顯示,上述澤蓓、臻初兩家公司的大股東均是禾量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報恩船長屢屢遭遇海難。視頻截圖
之后,記者多次刷到該報恩船長遇難獲救的視頻,每次運載的物品都不同。比如3月13日,賬號“俊禹靜(官方正品)”發(fā)布的視頻畫面顯示“船上裝滿了幾十萬件高端翡翠”,船長報恩送上萬元的富婆帝王手鐲,僅收加工費,鏈接轉至“驚奇好物精選”網店(經營主體為河南省方城縣全再百貨店,個體工商戶),產品詳情顯示“帝王滿綠翡翠天然玉石”“售價99.99元”。3月18日,賬號“新桑商”發(fā)布的視頻中,該船長送的是上萬元一套的首飾三件套,鏈接的網店為“楠難百貨店”(經營主體為河南省太康縣海樊服裝店,個體工商戶)。
企查查數據顯示,上述企業(yè)的經營范圍均不含進出口許可項目。3月21日,從事外貿行業(yè)20多年的曹經理告訴記者,查看是否為進口貨物,主要看進口報關單、進口關稅完稅憑證、海運提單或空運倉單。如果是自營進出口,需要獲得“貨物進出口”“進出口代理”許可,要有海關報關注冊登記證書。如果企業(yè)沒有進口資質,可以委托其他公司代理進口,但要有進口委托合同。
記者收到的“高檔真絲POLO衫”為“三無”產品。張文章/攝
記者在“蓓易購”下單購買了“高檔真絲POLO衫”,收貨后發(fā)現(xiàn)兩件POLO衫無吊牌和水洗標簽,外包裝無廠家或進口代理商信息。3月22日,福州采棉人服裝店張經理查驗后表示,記者購買的POLO衫面料為化纖材質。一般服裝吊牌上會標注商標、等級、型號、面料成分、執(zhí)行標準等信息;如果是真絲服裝,還會有水洗標簽標注注意事項;如果是進口服裝,需標注原產地以及代理商、進口商或銷售商在中國依法登記注冊的名稱和地址。
情感營銷藏套路
記者調查發(fā)現(xiàn),這些營銷視頻除了有多個船長報恩的劇本外,富豪報恩外賣小哥的劇本也很火。在相關視頻中,同一名外賣小哥有時是跳水救了上海首富王總兒子,有時是捐腎救了福建首富楊總,結果均是拒收5000萬元酬禮,所有首富將5000萬元回饋給刷到視頻的朋友們。讓人稱奇的是,這名外賣小哥有時又成了搶購富豪贈金的路人。
此外,還有視頻編造祝壽、嫁女等富豪因親情大撒金和中國血統(tǒng)“丹麥王子”“王儲”回國省親送禮等劇本。這些視頻宣稱讓刷到視頻的消費者沾沾喜氣,送黃金珠寶,僅收工費或運費。如賬號“賽星建信-素圈戒指”發(fā)布視頻稱,百歲富豪的長孫給該富豪辦壽宴,贈嘉賓24克黃金吊牌,給屏幕前的家人們送福利沾喜氣,視頻鏈接至“六六好物精選”網店(經營主體為長春市經濟開發(fā)區(qū)賽星建信商貿行,個體工商戶)。經核實,該商貿行現(xiàn)處經營異常狀態(tài),當地市場監(jiān)管部門通過登記的經營場所無法聯(lián)系上經營者,兩次將其列入經營異常。
有的視頻用愛國情博流量,如賬號“呈沐珠寶”發(fā)布視頻稱,在國外經營的三金集團老板陳自立因表態(tài)愛國,公司的黃金首飾被打砸一空,打算用所有庫存打造一款金古巴項鏈,全部運回國內,只收運費,且所收運費將全部捐給見義勇為基金會。點擊后鏈接轉至網店“遠山叢韻”(經營主體為湖北省南漳縣南思同百貨店,個體工商戶),該百貨店2024年3月注冊成立,網店宣稱“186年老字號珠寶黃金店”“自貼工本”,產品詳情顯示“手工項鏈有貴氣”等。
“三金集團老板”打造的金古巴項鏈不含金。張文章/攝
記者花89元在該店購買了金古巴項鏈,3月23日收到了浙江義烏寄來的“時尚雙扣手工項鏈”,包裝上無廠家信息、產品信息,金燦燦的項鏈上也無黃金印記。當日,記者將項鏈送至福州特藝城鑫興黃金回收店進行檢測。檢測員告訴記者,這款項鏈是銅合金制品,含銅96%,還含有鐵、鋅、鎳、鈷,金含量為零。
帶貨視頻涉嫌欺詐
3月23日,北京煒衡(福州)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辜明君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帶貨短視頻通過編造“船長報恩”“富豪贈金”等虛假故事,利用恩情、親情等劇本誘導消費,具備主觀欺詐之故意和客觀虛構事實之行為,涉嫌消費欺詐。《民法典》規(guī)定,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撤銷交易。同時,《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對于消費者受到欺詐的情況進一步規(guī)定了懲罰性賠償責任:“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500元的,為500元。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其規(guī)定。”這種欺詐性行為也將面臨被監(jiān)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罰款甚至吊銷營業(yè)執(zhí)照等行政處罰。若銷售的產品為假冒偽劣產品或“三無”產品,還將涉嫌構成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罪等。
辜明君建議消費者理性消費,可保存視頻、購買記錄等證據,若遇到欺詐,可向平臺投訴退款并要求下架違規(guī)商品,也可向監(jiān)管部門舉報,或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部分劇本帶貨商家利用大眾的善意牟利,社會影響惡劣,建議消費者積極維權、執(zhí)法部門加強監(jiān)管、平臺切實履行主體責任,合力凈化網絡消費環(huán)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