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報深圳訊(記者孫蔚)5月13日,深圳首次集中供地結束,共成交6宗住宅用地,成交住宅用地規(guī)劃建筑面積335萬平方米,相當于2020年全年成交住宅用地規(guī)劃建筑面積的19.3%。此次供地成交金額達138億元,相當于2020年全年住宅用地成交金額的17.7%。
貝殼研究院高級分析師潘浩測算后對《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表示,此次供地成交溢價率達30.9%,較2020年全年成交溢價率增長7.7個百分點,市場活躍度兩極分化,其中3宗住宅用地底價成交,3宗住宅用地溢價率為45%,分別位于寶安區(qū)、光明區(qū)、南山區(qū)。
此次深圳供地的6宗地塊中,有5宗地設置了地價上限,只有南山區(qū)的產權型人才住房地塊不設上限。深汕合作區(qū)2宗地低價成交;寶安區(qū)和光明區(qū)2宗地價格觸頂成交;2宗產權型人才住房用地中,龍華區(qū)1宗地底價成交,南山區(qū)1宗地成交溢價率為45.0%,該地塊不設地價上限。另外,深圳6宗地塊全部設置限房價條件,平均新房限價43761元/平方米,而成交樓面價為15212元/平方米,較2020年全年成交樓面價下滑8.6%。
從房企表現(xiàn)來看,本地房企龍光表現(xiàn)積級,萬科再次無功而返。龍光獨自取得2宗地塊,成交金額80億元,成為此次深圳集中供地取地金額最高企業(yè);佳兆業(yè)獨自取地1宗,成交25億元;中國鐵建獨自取地2宗,成交金額為22億元。在南山區(qū)的產權型人才住房用地爭奪中,萬科&特區(qū)建設發(fā)展聯(lián)合體經過多輪PK最終敗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