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報杭州訊 辦了某會員卡,中途想退卡退費怎么辦?近些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改善,健身房等場所成了很多人經常光顧的“打卡地”。但是,“辦卡容易退卡難”等問題,也成了很多人心中難解的結。
近日,杭州上城區(qū)消保委接到張女士的電話投訴,稱其購買了60節(jié)私教課和2年的健身年卡,總共花了2萬多元,目前只上了20節(jié)私教課,年卡還未開卡。因教練離職,張女士不愿繼續(xù)上課想退卡,但是店家以年卡具有有效期為由不給退費。無奈之下,張女士打電話向杭州上城區(qū)消保委求助。
接到投訴后,上城區(qū)消保委的調解人員首先電話聯系雙方,詳細了解了具體過程。因雙方對退款金額無法達成一致,為更好地解決問題,調解員約雙方前往區(qū)矛調中心進行現場調解。
調解過程中,張女士表示,私教課程只上了20節(jié),年卡是用來上多人教學的大課的,但其一直上私教小課,一節(jié)大課也沒有上過。因為私教離職了,她不愿意換其他教練,所以要求健身房退還剩余費用。而商家表示,經課時系統(tǒng)查詢,張女士的年卡已于2021年5月開通,還有很長時間可以使用,“我們健身房可以安排另外幾個教練供選擇,或者張女士賠付70%的違約金,其余費用退回”。然而,張女士對商家的解決方案并不認可。
對此,現場調解人員向商家解讀了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情、理、法并用,商家的堅持開始松動。最終商家同意:在投訴人剩余費用上扣除25%作為違約金,退還剩余現金給張女士。在調解員的見證下,雙方簽訂了調解協(xié)議,現場完成了退款。張女士對此次調解結果和退款效率十分滿意。
違約金到底要付多少?法律其實有上限規(guī)定。在調解過程中,上城區(qū)消保委工作人員解讀:“這個案例中由于雙方分歧較大,我們的調解員在現場向商家詳細解讀《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條違約金的計算方法,同時參照《合同法司法解釋(二)》‘違約金不得超過30%,如造成實際損失超過30%的需向人民法院申請及核定’。張女士雖是違約方,但商家不能以此為由不予退款或收取過高違約金,我們建議支付30%以內違約金后給其退款。”
最后,上城區(qū)消保委提醒廣大消費者,辦理健身會員卡時要做到“三要”,即要多方考察健身機構;要恰當選擇健身項目;要謹慎簽訂合同。同時,盡量避免辦理大額預付消費卡,理性消費,量力而行。(施本允)
